{{item.label}}

翻译作品版权归属的认定框架

翻译作品 转载:www.zaoge.com 687人看过 2025-04-16 10:34:39
翻译作品

在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作品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桥梁,其版权归属问题既关乎原作者与译者的权益平衡,也影响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我国《著作权法》通过明确翻译权的归属与行使规则,构建了翻译作品版权归属的认定框架。

一、翻译作品的原始归属与行使限制

1.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人,即原作品的作者。翻译权的行使需遵循“授权许可”原则,未经原作者同意,别人不得擅自将作品翻译成其他语种。例如,某出版社未经授权将外国小说翻译成中文出版,即构成对原作者翻译权的侵犯。这一规则的立法逻辑在于,翻译行为本质上属于对原作品的演绎创作,改变作品的核心表达,因此需获得原作者的授权。

翻译作品版权归属的认定框架

2.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课堂教学等非营利目的翻译作品,可不经许可且无需支付报酬,但需注明原作者姓名及作品名称。例如,学生为撰写论文翻译学术文献,无需获得授权,但需在引用处标注来源。

二、翻译作品的版权归属规则

1.翻译作品作为演绎作品,其版权归属遵循“独立创作原则”。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翻译人对翻译作品享有独立的著作权,但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例如,某译者将英文小说翻译成中文后,可独立署名并授权第三方出版,但需确保翻译内容不歪曲原作意图。

2.若翻译行为受委托创作,则需结合《著作权法》第十九条判断:若合同约定版权归委托方所有,则译者仅享有署名权;若未作约定,则版权归译者所有。例如,某企业委托译者翻译技术文档,若合同明确约定版权归企业,则译者不得擅自授权第三方使用该译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上一篇:委托作品版权归属的认定框架 下一篇:一般情形和特定情形下的版权归属
一对一专人服务,立刻解决您的需求
更快速|更准确|更全面
杨金贤 早鸽金牌顾问
擅长国际商标注册,熟知各国商标注册要求。拒绝差价,打造品牌,专业顾问为您保驾护航。
从业年限:
6 年
服务人数:
1329
服务评分:
3.5
咨询TA
评论 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