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续展软著遭遇侵权,著作权人该如何有效维权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软件著作权(软著)的续展为软件提供了长时间的法律庇护。但即便软著完成续展,侵权行为仍会悄然发生。当续展软著遭遇侵权,著作权人该如何有效维权呢?
一、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形式多样,常见的包括未经授权复制软件代码、对软件进行反向工程破解后传播、擅自修改软件并以其名义发行、将软件中的核心算法或功能模块应用于其他类似软件中等等。例如,某公司续展了一款办公软件的著作权,发现有竞争对手未经许可,将该办公软件的部分特色功能模块复制到自己的产品中,并推向市场销售。
二、侵权软件著作权的证据
1.权利证据:包括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续展证明文件等,这些文件能够证明著作权人对该软件享有合法的权利以及权利的有效期限。
2.侵权证据:可以通过公证购买侵权软件产品、对侵权软件的使用过程进行公证录像、保存侵权软件的相关宣传资料、网页截图等。例如,若发现侵权软件在网络上传播,著作权人可以委托公证机构对侵权网页进行证据保全公证,固定侵权事实。
3.损失证据:可以收集软件的销售记录、利润报表、市场调研报告等,以证明侵权行为导致软件销售量下降、市场份额减少等损失情况。
三、维权软件著作权的途径
1.协商和解:在发现侵权行为后,著作权人可以尝试与侵权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损失。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例如,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和解协议,明确侵权方停止侵权的时间、方式以及赔偿金额等事项。
2.行政投诉:著作权人可以向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如国家版权局或地方版权管理机关,提交投诉材料,请求行政机关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行政机关具有调查取证的权力,能够对侵权方作出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3.司法诉讼:如果协商和解和行政投诉无法解决问题,著作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并判决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







